您的位置 首页 财经

沪指十年新高后众生相:有人等“倒车接人”,有人“解套离场”,有人“积极入市”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导读】沪指创近十年新高,基民、基金公司、渠道众生相

中国基金报记者 张燕北 方丽

刚有人问我有什么基金推荐,转身就见老客户赎回了快要回本的产品,说落袋为安最踏实。这真是一半火焰一半海水!一位银行理财经理的感叹,道出了当下基金市场的热闹与纠结。

沪指创下近十年高点之际,公募基金江湖中,似乎并未看到太多的狂热景象。市场的回暖并未立刻点燃全体基民的热情,一些存量产品逆市遭到净赎回。基金公司更是直言还有点,对牛市的到来尚未做好充足准备

整个行业在振奋与谨慎交织中,共同盼着这轮行情能走得更慢、更稳些。

有人忙着解套离场

A股的涨势像一阵热风,吹得基金圈也热闹起来,只是这热闹里,有人往前冲,有人往回撤,两种姿态在市场里交织上演。

即便市场转好带动基民活跃度明显提升,但不少基民选择回本后赎回或止盈权益产品。

沪上一家中小型公募的感受颇具代表性:最近主动权益基金都是赎回。很多公司今年压力其实挺大的,虽然市场在涨,但也是结构性行情,有历史包袱的基金,最近基本都偏净赎回。

华南一家公募也观察到类似现象,其主动权益基金尤其均衡风格的基金近一个半月整体以净赎回为主,8月以来亦是如此。主要有两类典型情况,该公司人士分析,一是净值低于1元的产品在接近1元时,此前亏损的客户倾向于止亏退出;二是净值创新高的产品,投资者止盈心态较重。不过,对个人客户的持营难度相比之前有所降低。

从主动权益基金来看,我们整体是净赎回的,尤其是一些老产品在净值回升的过程中,不断有投资者在解套后选择赎回,在净值不断创出新高的背景下尤其明显。另一家基金公司也表示。

Wind统计显示,伴随着市场回暖,在2021年市场高点成立的基金中,已经有超过一半净值回“1”,实现回本。

当然,也有基金公司旗下权益基金获得净申购。一家擅长主动权益投资的公募透露:“8月份以来,公司权益和FOF产品都有净申购,债基则出现净赎回。不过权益方面,近一个月申购赎回基本打平,净申购不多。

还有业内人士表示,近期银行等渠道发力不少,权益类新基金的整体发行较前期明显回暖不少。Wind数据显示,8月份以来已有近20只权益基金提前结束募集,数量明显增加。

有人冲进热门赛道

记者了解到,当前行情下,净申购资金偏爱成长板块的基金,尤其是热门行业主题产品。

业绩亮眼、无历史包袱的主动权益基金成了香饽饽,净申购汹涌而来。上一轮牛市中我们没发太多产品,这轮上涨中又表现亮眼,所以公司旗下绩优产品净申购量非常可观,零售和机构资金近期都在进场。一位知情人士透露。

更鲜明的动向是,资金正扎堆涌入热门赛道。一位公募销售总监称:主动权益基金销量不是很明显,但上周后半周,指基销量出现明显增长,部分产品日销量较平时翻倍或至少增长50%,比如从100万元增加到150万元。这些受青睐的产品多偏向成长风格,包括中证1000、科创50、创业板等宽基指数产品,还有一些行业主题基金,散户对这类标的反应较为敏感。

近期随着股市赚钱效应扩散,个人投资者陆续进场购买基金。有人透露,“7月份其实还是净赎回状态,但进入8月以来已经转为净申购状态,主要集中在半导体、CPO、创新药、军工等科技细分赛道,有主动产品也有ETF

沪指十年新高后众生相:有人等“倒车接人”,有人“解套离场”,有人“积极入市”

但从整体看,入场资金规模仍较为有限。一家营业部的数据显示其总托管资产超过300亿元,其中交易性资产接近百亿元。进入8月以来,每日资金流入与流出的净差额大约维持在一千多万元,近十个交易日累计净流入约一亿至两亿元,仅占交易性资产总规模的1%2%。而去年十一前后,该营业部单日资金转入规模曾达上亿元。当前资金的谨慎可见一斑。

基金公司直言还有点懵

基民的分化操作背后,基金公司自身也正被行情推着走。面对突然升温的市场,不少机构还没做好准备,甚至对牛市有点后知后觉

不能说毫无防备,但真是防备不多,沪指就创近十年新高了。这波行情来得突然,我们前几周精力全扑在债券新产品发行上了。一家公募的市场部人士感慨,等反应过来想布局权益产品时,才发现营销节奏根本没跟上,现在明显滞后了。” 

另一家公募的产品经理更直接:行情跑得比计划快太多了!上周刚开完营销会,原本重点推的固收+’产品还没铺开,有客户突然来问权益基金了。

复盘行情表现来看,今年上半年,A股大部分时间在3200点到3400点之间徘徊。47日,受中美贸易冲突的影响,沪指大跌7.34%。但A股在随后的几天暴力反弹,重新回到3300点左右,并在随后一路长虹,近段时间持续走强。

对比‘9·24’行情,这波涨势更加稳中求进,因此公募感受不是很强烈。分析人士称,去年那波是急拉暴涨,而且是普涨,其间也有很明确的政策信号,机构能立刻嗅到资金热度。

咨询基金的客户多了

市场的微妙变化,也传导到了最前端的销售渠道——银行网点成了观察情绪的窗口

银行里咨询基金的客户明显多了起来。一位理财经理举例:刚刚还有人打听基金在哪儿买,开口就问有没有推荐。但热闹归热闹,实际买的量没怎么体现出来,大多还是问问就过了。另一个客户还赎回了刚回本的基金。

咨询量上来的同时,培训也跟着多了。最近我行开始重点围绕新合作的基金公司旗下的主动权益新品开展培训,基金公司先跟分行对接,总行再安排到晨会里培训。

银行自身的导向也在发生变化。另一位理财经理透露:现在有倾向激励我们推权益基金。客户有基金配置需求的话,会优先引导考虑权益产品,后续积分会更高。

希望牛走得慢一点

从基金公司角度看,市场节奏慢一点其实更好。一位公募人士的话,道出了不少从业者的心声。

他解释道,当前很多权益基金仓位本就不低,新资金涌入难免摊薄仓位。指数基金需按合同配置成份股,主动型基金经理即便想加仓,碰到涨太猛的股票也束手束脚,比如持仓占比从8个点涨到近10个点,就得被动减仓,想加都加不了。

在他看来,资金正常净流入、指数成份股每日有新增资金注入,才是良性状态,总体还是偏乐观的。如今高点套牢的资金陆续回本,连周边不炒股的人都开始打听行情,说明势头在起。

一家公募高管也持类似观点。我们当然希望行情持续,但慢一点更好,这次应该不会快。相较于以往沪指突破3700点时的波动,本次A股走势更健康,多数行业拥挤度仍在中等区间,为行情延续留足空间。

有机构用健康牛展望本轮行情。国家战略指引方向,政策和资金在关键时刻托底,新动能不断冒头,信心与资金形成合力。一位机构人士称,这样的上涨根基更扎实。

市场火候或处于早期阶段。一位公募高管判断,银行存款规模已达百万亿元级别,叠加债基、银行理财乃至房地产领域沉淀的巨额资金,后续一旦释放出少许,就可能推动市场提速。

记者注意到,微信指数显示,股市”“牛市”“新高等关键词当前的搜索量远不及去年“9·24”前后,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市场或许尚未行至情绪高点。

沪指十年新高后众生相:有人等“倒车接人”,有人“解套离场”,有人“积极入市”

当下,无论是忙着解套的基民、乐观看市的基金公司,还是探头观望的场外资金,似乎都有一个默契的期待:让这轮健康牛走得慢一点、稳一点,既能接住沉淀的资金,也能容下踏实的成长。

 

责任编辑:凌辰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天牛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uu551.com/22979.html

作者: wczz1314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00000121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