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

他对中国和美国的预测,引起关注!

  近日,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一位关注和研究中国工业政策的学者在美国《纽约时报》撰文,称当中国正在高科技领域取得越来越多的突破时,美国却在忙着用关税等一系列错误的政策“自毁”。这位名叫陈凯欣(Kyle Chan)的学者还认为,如果两国按照现在的轨迹发展下去,那么未来将是属于中国的世纪。

  近日,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一位关注和研究中国工业政策的学者在美国《纽约时报》撰文,称当中国正在高科技领域取得越来越多的突破时,美国却在忙着用关税等一系列错误的政策“自毁”。这位名叫陈凯欣(Kyle Chan)的学者认为,如果两国按照现在的轨迹发展下去,那么未来将是属于中国的世纪。

  在文章中,陈凯欣首先谈到了美国的问题,称美国政府从乱加关税冲击美国企业的供应链,到砍掉政府的科研经费,再到针对美国高校和移民,对外国人才进行排斥,正在摧毁美国的国力和创新力的支柱。更别提美国先前推出的鼓励清洁能源技术和半导体制造的政策也在被现政府撤回。

  紧接着,陈凯欣谈到了中国的发展,称中国走了一条与美国“完全不同”的发展轨迹。他举例说,中国不仅已经在包括钢铁、造船、电池、太阳能、风电、新能源车、无人机、5G设备、高铁等产业成为了世界领先,而且有预测认为到2030年时中国制造将占到全球制造业的45%——将近世界的近一半。

  除了上面这些中国已经取得的成就,陈凯欣表示中国也在高效地确保自己可以赢得未来,包括对于量子计算和机器人等尖端技术的大量投入,以及增加更多的公共科研预算。而且,陈凯欣表示,中国对未来的这些投资,也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他说,像今年初的DeepSeek这种中国在人工智能大模型领域给美国带来的冲击,其实远不止一例。他提到了中国的电动车品牌比亚迪,称这个曾被美国电动车企业特斯拉嘲笑过的中国企业,去年在全球的销量已经超过了特斯拉。比亚迪不仅在全球都在建厂,而且今年3月该公司的市场价值已经超过了福特、通用和大众三家西方大车企的总和。即便是在半导体这个中国原本面临瓶颈的领域,中国企业华为最近取得的突破,也展现出了中国在这一产业构建一个自立自强供应链的努力。

他对中国和美国的预测,引起关注!

  陈凯欣认为,中国已经在这些尖端且有重叠性的领域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不同领域的进步可以推动其他领域的连锁提升。

  尽管陈凯欣也提到了目前中国面临的一些挑战,但他强调过去这些年许多唱衰中国的人,“每一次都错了”,因为中国的体制其实更容易通过调整政策和调配资源,实现对国力的长远构建。他认为这是中国一个无可否认且持久的优势。

  陈凯欣还认为,如果中美两国都按照目前的轨迹发展,那么包括汽车、芯片、核磁共振仪器以及民航客机在内的全球高端制造业的中心,将转移到中国。而美国则会在关税的高墙下越来越封闭,失去了国际客户的美国企业将不再有钱去投资业务,美国的消费者将面临质量一般却更为昂贵的美国制造,美国的工薪家庭将面临继续恶化的通胀和收入的滞胀,一些行业存在的问题还会进一步扩大到更多关键产业。

  “围绕最强人工智能的战斗将不会在美国和中国之间展开,而是在中国的深圳和杭州等拥有高科技的城市之间进行”,陈凯欣写道。

  最后,陈凯欣身为一个美国学者,之所以会在他的文章中介绍了这么多中国的发展成绩,核心还是想呼唤美国纠正眼下包括关税在内的一系列错误政策,真正关注和投资未来。他还认为,美国对于中国认知是相当过时的,仍然以为中国只是一个廉价的世界代工厂,但时代早已经变了。

  而耿直哥则从美国学术界人士处得知,美国其实有一批类似陈凯欣这样的学者一直在关注中国的产业发展,并且会定期来中国与中国的学者交流。不过,驱使这种交流的并不是一种有你无我的“零和游戏”思维,更多学者是希望促进中美两国的良性竞争与合作,从而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而这,其实也是中方一直在对美方释放的信号:与中方相向而行,以中美的合作共赢办成更多有利于两国和世界的大事、实事和好事。

责任编辑:刘光博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天牛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uu551.com/19718.html

作者: wczz1314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00000121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